Am I wrong or not?
为什么总是会被某个瞬间触动对曾经的回忆。
做好我自己,做好现在的我自己。
Am I wrong or not?
为什么总是会被某个瞬间触动对曾经的回忆。
做好我自己,做好现在的我自己。
周末相对比较空闲,对网站进行了一些修改和升级。主要变化如下:
下一步可能会对网站做一次较大的改变。有了些计划,打算安排一下时间开始实施……
昨天从delphij获知ru@freebsd的妻子最终还是离开了。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ru@,估计他也不会记得曾经和我在邮件中针对技术的讨论,但是我每天都在用着他写的代码和Makefile。
在去年FreeBSD CoreTeam 发起捐助时,我和delphij都向她捐了很少的一点点钱,并且向ru@写信安慰。可惜有些时候医疗并不是能解除一切的病痛的,最终解除痛苦的只有离开。
晚上不想很早回家,下班后仍坐在办公室看着一行行字符划过黑色背景的屏幕。也不想去吃饭,只是随便的嚼了些几周前朋友放在这里的糖块算是吃了晚饭。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不是很困,也不想去看书,于是写了几行代码消磨一下自己看似过剩的精力。
回家的路上穿过了大学的校园,周五的晚上在校园里有英语角。似乎大概7,8年没有去过英语角了。不知道为什么,走进都说着陌生语言的陌生人群中,似乎一切都变得自然和简单了很多。我和一位陌生的mm很放松的用英文聊了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英文了,很久都没有除了看技术文档之外用英文了——不在意的时候反而能放下一切做好本来的自己。
走在路上,看到一位父亲在和高中生模样的女儿说话,那父亲指着从他们身旁走过的我说,“看看人家几点才下晚自习,你要好哈学习,别总想着谈恋爱”。我没有减慢我的脚步,从他们身边走过,有种无奈的感觉,呵呵……
抬头看到路边的玉兰花开了,洁白的,很美,但是我闻不到香味。
今天全家聚会,为爷爷庆祝90岁生日
希望爷爷的身体继续保护健康,每天都有好心情。
Linking Park的曲子In The End,无意中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看到的。
睡了快一天一夜,终于醒了。在梦中好像生活了很久,在梦中经历了快乐和痛苦,醒来时面对的仍然是现实。
(It starts with)
One thing / I don’t know why
It doesn’t even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Keep that in mind / I designed this rhyme
To explain in due time
All I know
time is a valuable thing
Watch it fly by as the pendulum swings
Watch it count down to the end of the day
The clock ticks life away
It’s so unreal
Didn’t look out below
Watch the time go right out the window
Trying to hold on / but didn’t even know
Wasted it all just to
Watch you go
I kept everything inside and even though I tried / it all fell apart
What it meant to me / will eventually / be a memory / of a time when I tried so hard
And got so far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I had to fall
To lose it all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One thing / I don’t know why
It doesn’t even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Keep that in mind / I designed this rhyme
To remind myself how
I tried so hard
In spite of the way you were mocking me
Acting like I was part of your property
Remembering all the times you fought with me
I’m surprised it got so (far)
Things aren’t the way they were before
You wouldn’t even recognize me anymore
Not that you knew me back then
But it all comes back to me
In the end
You kept everything inside and even though I tried / it all fell apart
What it meant to me / will eventually / be a memory / of a time when I tried so hard
And got so far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I had to fall
To lose it all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I’ve put my trust in you
Pushed as far as I can go
For all this
There’s only one thing you should know
I’ve put my trust in you
Pushed as far as I can go
For all this
There’s only one thing you should know
I tried so hard
And got so far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I had to fall
To lose it all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CCIE考生,CCIE考生请跟我来”。2007年3月15日9点10分,东方广场E1写字楼19层。
这是第二次参加CCIE考试了,在进入考场之前,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在考试结束之前,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攻击。
跟着Vincent,Z 向左走,绕过饮料间和几个会议室,我走在考生中的第2个。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不是很想走在这个位置,于是让在一边请后面的两个兄弟走在前面。对于考场,我太熟悉了——几年前来Cisco参观的时候就在CCIE Program的牌子前照过一张照片。但是在真正要进入考场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没有注意到这个牌子,也想不起来在走进考场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记忆中周围似乎都是白色的,完全空白。
进入考场,5分钟的briefing,由于这次考试看似都是中国人参加,Vincent没有像我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用中英文双语介绍考场环境。“大家好,我是Vincent 周,你可以叫我Vincent。白板上写着考试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我的电话,如果我不在考场但需要找我的话可以用我桌上的IP电话打我的手机。考试时间是8小时,中间有20分钟午餐时间。时间都是你们自己的,你可以任意安排,可以离开考场/回到考场,不用向我打招呼。我会给每人发两张草稿纸,如果不够用还可以找我要,但是不要自己拿。……”
除了没有第二遍的英文之外,内容和我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完全一样。随着“考试开始”,上午9:20,我翻开了首页印着巨大CCIE标志的题目……
用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看题目,一切看似都很顺利,题目中的内容受限于NDA不能胡说,但是感觉都是会做的内容。可能是英文的缘故,给我感觉题目有些文字写的很隐晦,好像把某些意思绕着圈的说,或者故意避开了一些技术术语。我问了Vincent几个理解不清的地方,他都非常客气的向我解释了题目的含义,也纠正了我的可能的理解偏差。
中午11点45分,Vincent宣布“还有5分钟吃饭,请大家保存自己的config……”。午餐吃的“田野家”,还有我最爱喝的豆浆,嘿嘿……虽然上午做题的进度比预期的要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闻着熟悉的豆浆的香味忽然对自己很有信心。
12:10,继续下午的战斗。大约2点48分,我看似完成了所有的题目需求。虽然在做题的时候每做一道就用不同的命令去检查是否完成了需求,但是我知道自己有些时候不够细心,很可能会丢下些什么。于是先假设这个网络有问题,就当这个网络不是自己构建的,只是自己临时接到了任务要去排查网络的错误。重新读了一遍题目,至少没有丢掉任何题——题目的最后一页的背面竟然有一个小的需求,一开始做题的时候差点没有看到。
在某个看似能有所有路由prefix的设备上show ip route,对照着拓扑图看看是否所有的路由都有了。上来就发现了一次错误,我不确认是否有人修改了我的配置,但是路由确实丢失了几条……虽然考场的空调很凉,我还是马上就出了一身的汗…… “冷静,分析情况,就像平时一样,我能行……”整整一分钟我没有碰键盘,一面告诫自己别慌,一面看着拓扑图想着可能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一分钟后,估计考场中只有我敲键盘的声音最大——show ip ospf neighbor, show ip eigrp neighbor, traceroute ….. show ip eigrp topology, show ip ospf database,sh run | b r o, sh run | b r e…….几分钟后定位了问题,并且作了修正。修改之后继续show ip route..一切看似都好了。整个下午对着题目,ping、trace、show各种各样的东西…… 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是否会有人修改我的配置,每检查一遍都wr me保存一下配置,在下午结束考试之前检查了4-5遍,看似和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都一样了。
这次考试的时候没有犯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大忌——在最后15分钟修改关键配置。第一次考lab的时候在交卷前认为有个地方需要修改,但是做那样的修改会造成IGP路由短暂丢失。权衡了一下,改吧,结果一大片的OSPF邻居down,紧跟着由于没有了IGP路由,BGP的邻居也down了一串,我的心脏基本上也随着不断跳出的down快要down掉了……从一定程度上说那黑色的15分钟是造成我第一次lab没能通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预期5分钟内恢复路由,如果没有恢复则立刻回退。但是在那种压力之下很难掌握好时间,我好像在2分钟不到的时候就做了回退。后来想起来似乎坚持自己的做法可能会能拿到更多的分数,不过谁知道呢,都过去了……
下午17点半多,Vincent宣布“还有5分钟考试结束,请大家保存自己的config……”,现在想起来Vincent说的config好像挺有意思的,有点像中文……出门拿着自己放在书架上的手机,向Vincent点头表示感谢。不敢和他说再见,估计他也知道考生的顾忌,他也只是和出门的考生点头,没有说什么再见之类的,呵呵……
晚上回到家,弹出一封提示信——“CCIE Lab Score Report”……心都凉了……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就收到了所谓的Score Report——只有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登录到CCIE网站上查看自己的status,忽然看到Current Status下面写着 Certified (CCIE #17564),下面的记录Lab考试的表格上写了一个PASS。这就是传说中的PASS吗?我看着屏幕确认了好几次……
致谢,在考试前发短信、打电话鼓励和关心我的兄弟们。强烈感谢8han,并推荐下次有任何人考CCIE都请8han一起送考场(图个吉利)——早上为了防止堵车,拽着8han陪我步行到了考场;这段时间一直都断断续续的请假没有上班,考验着boss们的忍耐力。尽管还会继续学习和运用网络技术,但是我想我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经过8.5小时的奋战,今天终于可以合法的在网站上使用这个logo了。
Kang Liu
CCIE™ R&S 17564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准备CCIE,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至少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破坏键盘了。
燕山白话·小学生怎样才知道雷锋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3-07 13:07 网络编辑 : 谢永利 白宙伟 今天说雷锋的事,意在做一个小小的观察:看看舆论谁还提雷锋。因为前两天才是“正日子”,许多家媒体引用一个消息来纪念,准确说,应当是来“祭奠”这个日子:“接受调查的半数孩子不知3月5日是什么日子,近三成孩子不知雷锋是何人,甚至有人通过会唱‘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俺们那旮都是活雷锋……’只知道‘雷锋就是个东北人’,而对于如何学雷锋,孩子们的回答则是:学校会组织我们搞卫生的”。 那么好,过了两天,我们看看还有谁再提雷锋呢——基本绝迹。我相信,如果今天有记者再发学雷锋的稿件,准会有领导皱眉头:有点晚了,早干吗来着?3月5日雷锋日,差不多快成了一个节气,譬如植树节,过气候就别栽了。 如果,我们全社会都认为雷锋是一个正日子才值得一提的人或事,剩下一年364天都没人过问,我们有什么资格对小学生们不知道雷锋是谁说三道四,冷嘲热讽呢?过去有一个讹传,说是美国西点军校迎门摆放雷锋塑像,学员人手一册雷锋日记。国人无不以此为荣,后来澄清子虚乌有,又皆大沮丧。其实,别说人家学员没有,现在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多少人手中有雷锋日记,多少人读过?大学书里能加进金庸的小说、中学读物能加入周杰伦的歌曲,可是,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连雷锋都不知道,还提什么美国? 对雷锋的认知度的调查,每年都有一出,前几年是把雷锋请下神坛,说他如何爱骑摩托车、如何爱照相、如何手头不缺零花钱;今年是拿小学生说事。我要是小学生也会说,你们先掰扯清楚再和我说! 什么是真正的雷锋精神?44年来,说千道万,最朴素的就一条:做好人、做好事。可是在我们对小学生的教育,从家长到学校,叮咛得最多的有两条,一是防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二是竞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防范和竞争也没什么大错,只是,一讲这些,就没了说雷锋精神的底气。J067 |
全文转载这片在2007年3月7日北京晚报上的文章。我想作者说的是很现实的情景。昨天和朋友吃饭时还聊起了类似的话题——现在的小学生有多少知道谁是雷锋?有多少知道学习雷锋精神意味着什么?
我想起了10年前的一个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距离类似题材的影片播出已经10年了,今年3月5号似乎没有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宣传雷锋精神的新闻/稿件。我忽然想提一个类似10年前提出过的问题,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是啊,社会在发展和变化,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我们年轻人每天面临的是竞争和更激烈的竞争,人与人相处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自私,大家都在想着如何去索取/获利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奉献,或者最基本的把事情做好这个最朴素的要求。
我也在想我自己,也许我是个脱离时代的傻瓜吧——没有几个人愿意为开源软件写代码和patch,没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公开发布让任何人随意使用,没有几个人愿意不拿任何工资连续讲几个月的课程,没有几个人愿意被别人认为不想挣钱。
我知道自己不是傻瓜,我知道自己在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经历过很多人无法感受到的体验。 我知道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来的,有些东西不是通过竞争能得到的。要得到这些,其实很简单:做个好人,随手帮助自己身边的人, 内心无亏、公平和勇敢的参与任何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