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working a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我的宅家工作经验 ——顺带记录这些年踩过和填过的坑

从2008年开始,工作的变动给了我在家工作的机会,到今年我已经有了差不多12年的在家工作的经历了。近几年随着出差的减少和职位的变动,我在家工作的时间基本超过了90%。这次疫情看到许多朋友陆续开始主动或者被迫在家上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忽然想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下我这十多年在家工作踩过的一些坑和一些简单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分享些自己的经验经历给我。

先说说在家工作的好处

  1. 缩短通勤时间。尤其是大城市,交通总是个大问题,哪怕距离公司/单位再近,总要花些时间往返吧
  2. 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不只是能用来工作的,记得分给家人一些。
  3. 有卧铺的办公室。懒人,不多解释了。
  4. 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环境来布置办公区。我的东西摆放不一定是整齐的,但是所有最常用的东西都可以放在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
  5. 节省公司资源。公司可以少租办公区,开设共享办公区给临时去办事的员工即可。

当然,在家工作也有许多的坑,比如随时可能被家人打扰(家人真的是容易好心帮倒忙,工作的时候真不需要有人送水送吃的,思路被打断了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比如网络可能忽然会故障,如果正好在连线开会的关键时刻 ,耽误事情不说至少会惊出一身汗;再比如工作时间其实很难控制,早上睁开眼就上班了,夜里躺床上闭眼才算下班,真忙起来没日没夜。

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些自己在家工作的经验给大家,基本都是我自己踩过的坑以及如何应对解决的,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的分配、电话会议、我常使用的软件。

工作环境

  1. 创造一个基本不会被打扰的工作环境
    • 事先和家人沟通清楚,工作时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请勿打扰,更不要过来围观。
    • 环境相对安静。即使家人说话,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同样和同事语音交流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家人休息。
  2. 网络接入稳定
    • 如果长时间在家工作,一定一定一定选个靠谱的ISP
    • 时刻记住,现在手机还有4G/5G网络可以作为备份,事先测试一下如何用手机网络接入,不要等到出故障的时候忙手忙脚忘记了怎么切换到用手机网络。
    • 工作的时候尽量就别下载东西了,睡觉休息的时候拿自己家的机器(工作用公司的机器,娱乐用自己的设备)怎么下载也不会耽误事情
  3. 保持健康,健康最重要,尤其现在这种时刻
    • 选用一个舒适的椅子:这年头比较靠谱的公司一般都在办公桌椅上不会太吝啬,各种所谓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让员工坐的舒服工作效率也会提升。但是家里的座椅很可能不是给长时间办公设计的。选择一个适合办公使用的并且自己实际试用感觉舒服的椅子很重要。网上的各种评测只能做为参考,强烈建议自己实际去试试看再选择。
    • 高度合适的桌子:保持平视即可看到显示屏,不用抬头不用低头,千万不要凑合事。如果高度不合适,考虑一下是否垫高一点点电脑,或者接个外置显示器,要么买个支架。如果不是平视的状态,几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可能都不会太有感觉,但是一旦时间更长了,颈椎很可能会疲劳,进而肩颈都有可能会不舒服。如果凑合的时间更长了,肩颈都有可能会不舒服。
    • 桌子椅子的高度要匹配:胳膊应该基本是水平的状态即可触碰到键盘、鼠标,使用鼠标键盘的时候手腕不要长时间悬空。如果高度不匹配,手腕和肘部时间长了很可能会疲劳。
    • 每一小时站起来走走,至少5分钟:这个非常重要,而且绝对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怕忘记,设置个闹钟提醒。长时间坐着不动会有健康风险,如果不信请自己搜索“经济舱综合征”。如果要吃东西喝水,建议站起来走过去拿,而不是放在工作台上随时吃喝(想长胖的可以忽略最后这部分,但是每小时站起来走走还是有必要的)。

工作时间的分配

  1. 提前安排可以不被打扰的大块时间给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许多公司没有经理和员工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经历。我自从2008年为Cisco服务后,我的经理和我就一直不是一个国家的人,甚至不在一个时区;配合我的团队和我也有十多个小时的时差。作为经理要记得分配完工作后员工需要有不被打扰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不要搞文山会海;作为员工要记得哪些事情要在什么时间完成。这个需要非常自觉,记得到点交差。
  2. 保持不被短信、微信、电话分心。即使在家工作,手机也可以考虑保持静音。只要不是在等待非常紧要的消息,没有必要去因为收到了一条短信,来了一个电话,收到一个微信消息就中断工作去看。我的微信经常几百条未读消息,直到每天夜里睡前再去批一下微信“奏折“,最重要的是我不用微信办公,工作上的事情用公司自己的IM系统或者电子邮件来沟通就好。
  3. 每天留出时间来总结工作。每天快下班的时间留时间出来检查是否有工作遗漏了,是否有紧要的事情需要加班处理。重要的事情可以设置提醒。

电话会议

在家办公很可能会用到电话会议系统。我们用的是公司自己的WebEx,其他类似的系统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同小异。这里我不讲电话会议的技术,只分享从用户角度看的一些使用经验。

  1. 提前安装好电话会议需要的软件,并且做好测试。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或者组织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参加电话会议,建议在正式开会前安排一次甚至几次测试。经历几次,各种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2. 不发言的时候保持静音状态。最好是手机/笔记本麦克风、电话会议app上都设置为静音。你永远不知道哪些看似很小的噪音会被带入到会议系统并且传递给所有人。我曾经在电话会议中听过的噪音有(但不限于)笔记本的风扇声、沉重的呼吸声(无聊到打呼噜睡着了?)、电路接触不良的电流声、开关门的声音、喝水吃东西的声音、火车鸣笛开过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街道上枪战的枪声……
  3. 发言时保持好先后顺序。女士优先、领导优先、新人优先,怎么优先都行。电话会议中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几个人同时想表达意见,最好是会议主持者可以协调,或者两个同时想说话的人自己协调好谁先说。同时说话的结果是最终谁也听不明白,这不是在同一个会议室里比谁声音大就算赢。如果非要同时表达意见,通常电话会议系统里面的聊天窗口还可以打字。
  4. 发言时保持好恰当的音量。最好能提前测试语音的效果,即使测试了发言的时候最好也问一下大家是否可以听清楚,这样避免因为语音效果不好还要重复讲刚刚讲过的话。
  5. 分享PPT/桌面看清楚了再分享。开会前关掉所有不相关的App,并且提前打开所有你可能想分享的内容、页面、浏览器、PPT、App。分享桌面或者App给参会者的时候记得看清要分享的app再共享出来。我曾经看到过被错误分享出来的个人Email、求职简历(不知道那位后来找到新工作了没有)、私密照片(真不是故意的吧)、正好在对话的聊天窗口(嗯,我们确实不在背后议论别人)。
  6. 视频。注意,通常的电话会议系统的视频是不带美颜功能的,也不会自动给参会者换合适的衣服。下半身穿短裤开带视频的电话会应该没人管,上半身至少得着装得体,女生该画皮的记得画皮。另外记得视频中出现的所有背景都会被参会人注意到。开会的时候保持个相对干净简洁的背景给摄像头。当然不建议家人从可以被摄像头照到的地方走过,会影响其他参会者对你正在讲的内容的注意力。

我常使用的软件

办公用

  1. Office 365 + SharePoint: 主要用来邮件收发、文档协作编辑,电脑手机都可以使用
  2. Cisco WebEx + Cisco WebEx Teams: 电话会议+即时消息软件+VoIP电话,电脑手机都可以使用
  3. Cisco AnyConnect: VPN连接到公司的内网访问部分资源,电脑手机都可以使用
  4. Greenshot: 免费的屏幕截图软件
  5. Everything: 免费的本地文件搜索软件,比Windows自己的搜索要快
  6. VS Code: 好用的编辑器,即使不写代码当编辑器用也挺好。

数据保护用

  1. Cisco AMP for Endpoints: 防病毒、防入侵
  2. Code42 CrashPlan: 数据自动备份 (这么多年也只救过我一次,还是很值了,数据无价。几年前有次SSD忽然彻底坏了,公司电脑上的数据全丢,靠每天的自动备份外加云端的存储几乎所有数据都找回来了)

在家办公有好有坏,真正实际体验过之后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看似很美好的在家办公,也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接受员工在家办公。

以上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因为疫情,宅在家办公的朋友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一切都尽快回归正轨。

一点点小小的反思和展望,生日快乐

每年都有个日子值得自己去做些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今年尤其特别(当然其实从数学的角度上看也没啥特别的,又不是找大质数呢……)。不论咋样还是像以前一样做些反思和展望吧。

20-29岁的一些遗憾:

  • 锻炼身体的计划并没有很好的坚持下来,曾经的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跑步(最不喜欢的单调运动)似乎在换了新工作之后都丢下了
  • 没有很好的陪家里的老人们,知道亲人们都很在意我,关心我,但是独生子女的压力啊……在意和关心过度了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时刻提醒自己,等真老了得注意这些)
  • 没有学会一门非母语或英语的第三语言,曾经想学法语,后来阴错阳差的各种原因加在一起竟然没学成……
  • 没有熟练掌握一门非IT的手艺,总有一天IT业也会成为像自来水、电力一样普通的产业的……
  • 没有一间100%完全属于自己的产业

20-29岁的一些收获:

  • 有属于自己的家了,home, sweet home……
  • 学会了失败。前几天在季度review的时候听老板说起来Singaporean受到的是”怕输”教育,其实中国何尝不是—-人口更多,竞争更加激烈,甚至会因此出现更加极端和偏激的手段。小时候的我也是一样的,从来不接受失败,不允许失败,只可以成功(不过不会用那些极端手段就是了)。给自己找个借口吧,或许是中国的人太多了,想做到事事成功的确没法100%达到。从高考的失利(第一志愿落榜),到上大学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险些被自动退学,到工作后2次CCIE Lab Fail,都是曾经非常非常沉重打击过我的事情。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我想我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怕输”了,跌倒了没啥可怕的,爬起来反思并继续朝着目标加速前进就是了。
  • 实现了小时候当老师的梦想。记得小学1年级上学的第一天,当时的班主任让每位同学说自己的职业梦想,其实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什么叫职业,回忆起来我给出的答案是做老师。大学毕业之后留校工作实现了这个梦想。我承认,在后来我改变过想法,并不是从小到大都一直想去做老师的,毕业后留校也不是我的唯一选择,但是是我事实上的最终选择,也因此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后来换工作到了Cisco,其实还是在和教育打交道,也经常和老师们交流。不论怎样或多或少可能隐约有着一点点小时候的影响吧。
  •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就不用提了,硕士在几年前就拿到了。从小时就跟着父母去过很多地方,现在回忆起来这些经历其实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影响。非要说有什么价值,我承认我列不出来,但是不论是出差、旅游、探亲,四处走走看看或多或少对人都是会有影响的。总结一下自己去过的地方,据说有7个国家81个城市:

  • 不做坏人。不敢说自己时刻都是好人,但是敢说自己一直遵守了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做坏人。

关于未来:
套用一下在换到新工作(其实也不新了,都快3年了……)之后学到并经常用到的东西VSEM(职业病?)

  • Vison: 做有价值的人,心态平和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需要的人带来价值
  • Strategy&Execution 或许并不适合留在blog里面,换作说说近期自己想做的几件事情吧:
  • 捡起小时候练习过的书法,每天拿些时间写写字,静心,也给自己一些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 逐渐开始些运动,从散步开始
  • 练习语言,特别是口语发音
  • Metrics: 留言给40岁的自己,希望10年后能做到如下几点:
    • 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
    • 有一份足够让全家人衣食无忧的工作
    • 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产业
    • 访问地球上的所有大洲
    • 仍然一直遵守自己的做人的原则

    衷心感谢家人和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照,同时特别感谢那些让我经历磨练给予我成长机会的人们,不论你们是谁,现在在哪里。

    对自己说一句”生日快乐”。

    继续阅读一点点小小的反思和展望,生日快乐

    北京话,普通话,国语,华语,Mandarin

    在俺这个从小在帝都长大的人看来,最多有人会弄不清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区别。工作之后发现,其实即使是”普通话“这个概念也是不一样的。

    先说说我理解的”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区别。”北京话”儿化音很重,尤其在结尾,但是儿化音也不是所有的话都要加的。而且北京有些方言词汇,比如最常举例的”撅尾巴(读音”以巴”)管”(自来水龙头),这些词的读音其实也是不是正式普通话里面用的。想学北京话(注意,不是普通话)二环以里找个胡同听大爷们聊天就行了。
    香港的同事把我说的话叫”普通话”,他自己说的叫”粤语“或者”广东话”。有一次他和好友在IM上聊天,我可以发誓说所有打的字我都认识(尽管是繁体字,当然前提是他允许我看了),但是实际上他们在说什么我完全看不懂……比如他们把笔记本的电源插座叫做”火牛”,我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笔记本电源和牛有啥联系……
    在台湾的同事平时和我说”国语”,但是是不是掺杂几句我听不明白的”闽南话”单词。甚至那些单词我都没法举例,因为不知道如何”拼写”出来。好在”国语”的发音和我们所谓的”普通话”我是感觉不出来差别的,说国语几乎听不出口音,除了女生说话软绵绵的,男生说话好像鼻子总是有点感冒了。
    在新加坡的老板总说自己的”华语”不是很好,其实他的”华语”已经相当好了。只不过我们这边把”华语”称作”中文(写出来)”和”普通话”(说的)。大约是新加坡那边习惯称”English“为”英语”吧,而他们确实是华人,因此叫做”华语”看似也挺合理的。只不过如果谁说自己”华语”如何好(或者更多情况说如何不好),那这个人一下就暴露出来自己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了(故意假装的不算)。当然,”华语”的音调和读音绝对没有真正意义的”普通话”标准(啥标准?就算普通话是标准吧),即使是掺杂各地口音的”普通话”。
    最后说说”Mandarin”,我发誓为了这个单词我真是必须要好好批判一下我从小受的英语教育。接触了这么多说英语国家的人(澳洲、北美、欧洲、亚洲),我要说”I speak Chinese”,他们虽然能明白但是大多会愣一下,很多人会回一句类似的”oh, so you speak Mandarin, o Cantonese?”,好吧,就算是为了统一全国用的英语课本,能否讲一下”I speak Mandarin”,
    这样也不至于让我在那些外国人面前露怯?

    曾经参加过普通话国家水平考试,是当年为了申请教师证。
    刚刚拿到证书时还挺高兴(虽然确实也没啥特别值得高兴的吧),92分多,一级乙等。
    可是一看同事,一位说普通话东北口音很重的老师拿了94分,
    一位略微带些山东老家口音的老师拿了93分。
    算了,不提当年的事情了,大约在口语考试的时候我的北京儿化口音太重了吧,呵呵呵……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

    cooperate & corporate

    今天开会的时候犯了个小傻,弄反了标题上的那两个单词。
    我们都处在电脑时代,打字用中文拼音,大多数的词组都会自动联想出来,根本不用就做;英文几乎也是一样,我每次写会议记录大多数的拼写错误word都能自动帮我纠错出来,但是对于这样拼写完全正确,读音也有些类似的”错用单词”,我们现在的软件还没法智能到能揪出错的程度。

    于是,corporate affair变成了cooperate affair
    corporate team变成了cooperate team
    corporate staff变成了cooperate staff
    ……

    在blog中新建了个分类,working a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在不违反公司政策的前提下,记录一下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吧!这次没拼写错,corporate, corporation…嘿嘿

    Reblog this post [with Zemanta]

    航班延误

    又是一次航班延误,虽然就多等了一个多小时。
    刚刚在想,如果每次出差都或多或少的延误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那一辈子浪费的时间该有多少啊。
    很多次飞行时,起飞前就睡着了,睡醒睁眼发现还在地面,或许是到目的地了,或许是压根没飞呢。

    其实在等待飞行和飞行中,或许是一天思维最放松的时候。仔细想想看,这些时间其实也没有被浪费—-或是在想到达目的地之后要做的事情,或是在想之前还没做完的事情该如何。或者给自己一些时间踏实的去想想未来。

    起了个大早

    昨天半夜快12点睡,今早上6点多起床,打车冲到机场。
    一路上高速能见度小于200米,部分路段小于100米,出租司机一直打着双蹦灯。
    在机场办登机手续的时候被告知准时登机,一瞬间以为科技已经先进到在几乎看不到跑到的情况下也能让飞机飞起来……
    Share photos on twitter with Twitpic
    准时登机
    关门后被告知,航空流量管制,要等至少30分钟左右,自己当作没听见,继续看报纸
    30分钟后机长告知前面还剩30多个排队的飞机等着起飞,还要等30分钟,继续看报纸……
    30分钟又过去了,无聊的开始翻免税品的广告,乘务员开始发入境登记表,埋头填写……
    又是30分钟,照片上的国航飞机被推走了,机长广播说雾大,机场只有一个跑道可以用,现在排名从30多变成20多了……
    又是30分钟,无聊的开始第二次翻报纸,开始看报纸里面的广告,顺便快速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几天出差要做的事情
    15分钟后,据说前面还有3个要起飞的飞机,机长说这是”good news”,而我已经开始饿了……

    最终预期8点多起飞的飞机,11点左右才起飞,飞起来我就睡着了,直到被前排的小婴儿的哭声吵醒。
    谨以此记录一下被浪费的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