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现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认真。长时间的连续敲键盘确实很累,至少手会隐隐的痛。路由协议,外加Frame-relay,QoS,安全,IOS feature……混在一起细节无数,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作出看似能用但是并不规范的配置。
对于考试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通过准备CCIE lab给我带来的收获并不只是知识上的,也帮助我看清楚了自己很多的问题,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太不注意细节了,不论是在网络工程的实施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上……
我知道现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认真。长时间的连续敲键盘确实很累,至少手会隐隐的痛。路由协议,外加Frame-relay,QoS,安全,IOS feature……混在一起细节无数,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作出看似能用但是并不规范的配置。
对于考试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通过准备CCIE lab给我带来的收获并不只是知识上的,也帮助我看清楚了自己很多的问题,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太不注意细节了,不论是在网络工程的实施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上……
今天一早就来到学校,本以为本周末是预定的CCIE Assessor Lab的日期。到了学校把环境都准备好了,手放在键盘上时刻准备开始”conf t”。
9点一到,刷新Assessor Lab的题目发现没有出现,当时汗就出来了……马上查询US那边的支持电话,准备打过去询问。就在准备打电话的时候发现自己看错了日期,预定的Assessor Lab是11月18日的……
Assessor Lab Details-CCIE – Cisco Systems
下午写完之后想明白大概怎么回事了,由于要去听Basic MPLS的内容,没时间做进一步的实验。刚才做实验验证了一下:spoke端通常是单点连接到hub端的,如果启用一个点对点子接口,或者直接在主接口上配置frame-relay interface-dlci,就不会出现spoke端要互相对link-local地址写map的问题了——所有的数据都会通过这一条PVC送出去。
刚才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在spoke端需要互相map对端的link-local地址,从上路由表上可以看出路由器到达其他spoke loopback0接口的下一跳地址为其他spoke路由器的link-local地址。对于这个现象我存在疑问:在关闭frame-relay inverse-arp的情况下,spoke端互相map link-local地址实在是很麻烦,尤其在spoke端多的情况下,新增和减少spoke端都会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其实这个问题在IPv4的环境中同样存在,在IPv4的环境下spoke上看到的其他spoke的下一跳地址是接口的地址,只不过IPv4建立OSPF邻居,发送OSPF update都使用的是接口地址,而没有link-local地址的问题。如果在spoke上不做frame-relay map同样无法将数据送出(封装失败)。
我觉得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有可能需要启用inverse-arp,以便保证灵活扩展。没有做过广域网的工程,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如何的……
R1,R2,R3只配置IPv6地址,不配置任何IPv4地址,路由协议选用OSPFv3。
R1,R2,R3都使用主接口,IPv6地址设置为FEC0::X (X=1,2,3),默认网络类型。
R1,R2,R3各建立一个loopback 0接口,IPv6地址设置为FEC0:0:X::X/64 (X=1,2,3) 并在路由表中可见/64的路由条目,实现全网各个接口可以互相ping通。
在R1做如下配置:
ipv6 unicast-routing
!
interface Serial1/0
no ip address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pv6 address FEC0::1/64
ipv6 address FE80::1 link-local
ipv6 ospf neighbor FE80::2
ipv6 ospf neighbor FE80::3
ipv6 ospf 1 area 0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2 102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2 102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3 103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3 103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
!
interface Loopback0
no ip address
ipv6 address FEC0:0:1::1/64
ipv6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
ipv6 ospf 1 area 0
!
ipv6 router ospf 1
router-id 1.1.1.1
end
在R2上做如下配置:
ipv6 unicast-routing
!
interface Serial1/0
no ip address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pv6 address FEC0::2/64
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ipv6 ospf priority 0
ipv6 ospf 1 area 0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3 2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3 2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1 2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1 2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
interface Loopback0
no ip address
ipv6 address FEC0:0:2::2/64
ipv6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
ipv6 ospf 1 area 0
end
在R3上做如下配置:
ipv6 unicast-routing
!
interface Serial1/0
no ip address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pv6 address FEC0::3/64
ipv6 address FE80::3 link-local
ipv6 ospf priority 0
ipv6 ospf 1 area 0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2 3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2 3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80::1 3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v6 FEC0::1 3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
interface Loopback0
no ip address
ipv6 address FEC0:0:3::3/64
ipv6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
ipv6 ospf 1 area 0
end
总结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昨天睡得很不好,可能是整天都在做练习的缘故,晚上休息的时候脑子也没空闲着,梦到参加ccie lab考试的情形了。
或许是因为意识到了是在做梦不必担心考官烦我,在梦里把拿到的题目每个细节都问了考官一便,反正在梦里多折腾考官几次他也不会知道……
在梦中快到中午的时候,考官竟然来问我中午希望餐点什么……不知道真正考试的时候是否也会这样。。。
半夜3点醒来了一次,躺在床上觉得头脑非常清醒,没有任何的睡意,于是就站起来在自己的小窝里走了几圈。清醒的记得在醒来之前完成了梦中考试的IGP+BGP部分的配置。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又睡着了,不知道为什么又继续梦到了考试,还梦到了一边敲题目中要求的配置一边和考官聊天……好像很真实的情景。
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9点了,算了一下时间,基本上睡了不到8小时,和一次真实的lab考试几乎一样的时间。
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在盯着屏幕敲实验,先是标准的超级终端的白底黑字,后来换成类似Matrix那样的经典的黑底绿字,闭上眼睛就是show run,sh ip route,show ip bgp的那一行一行的内容。够了,今天不想再写技术。尽管我在点完新增日记的按钮时本来想写的是在Frame-relay环境中IPv6配置需要注意的内容。
这周每天早上和晚上各要从南到北穿越一次beijing,为了能节省5分钟,甚至3分钟,我和PP找出了看似最快的公交+地铁路线,在可能的时候还会搭乘8han的车。
今天被要求2小时内完成一份练习,我知道自己没有按时完成,拖延了近一小时的时间才作出了看似凑合的配置。和我同时要考试的那些兄弟们似乎都能在规定时间的一半内完成,我用了他们3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我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很久了,有些人半年前就辞去了工作专心学习,有的人每天学习的时间超过16个小时,而我呢,在他们认真学习的时候我还在应对着那些无聊的琐事。
很多一起学习的人是所谓的北漂,讲课的老师我想也应该算是。相对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付出来说,我想我是幸运很多倍的。但是我现在不论是技术上还是事业上比不过他们——甚至连去放在一起比较的可能都没有。对比起来,半年前那些一起学习的,有些甚至连敲键盘都要看着敲的同学,他们现在掌握的技术,他们现在的发展状况,大多都比现在的我要好。我在这半年中都作了些什么,做的哪些事情还能算是有意义的?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被根本没有结果的事情浪费了。
自私一些说,为别人的付出不一定有期望的回报,但是对自己的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收获。不再浪费时间了,距离考试还有43天9小时。在这40多天内很少会再写这样的胡言乱语了。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准备,我相信自己能行。
今天听了一晚上的课,很紧张,高度集中精神3个多小时。具体的收获明天白天总结。
今天去了趟工商银行复外支行,把ccie lab的考试费交了,¥10375元。距离考试还有1个半月,希望能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