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网络生活-技术及随笔

VoiceCon 2007

昨天听了Charles H. Giancarlo 在VoiceCon 2007上的主题演讲。比较可惜,网站上提供的演讲幻灯片PDF似乎是损坏的,没法下载下来分享。

与之前在清华听到大胡子Charles的演讲以及Unify Communication在中国的发布会小胡子Thomas林的演讲对比,给我感觉Cisco在语音、视频等与用户直接打交道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发展路线变得清晰很多了——对于最终用户而言,技术的细节在尽量多的被忽略,用户会得到更爽的体验;对于IT技术人员而言,最核心的技术似乎被更隐蔽的包裹起来了,真正需要IT技术人员去参与的可能更多的是如何去应用好这样的技术,而不是去关心这样的技术如何实现;对于合作伙伴而言,给我的感觉Cisco试图去做的是一个虚拟化的并且试图成为标准的平台,野心不小Cool

IBM and Cisco Unveil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 Solutions 

Cisco Expands Microsoft Interoperability to Address Customer And Partner Demand 

在演示中Charles使用了Apple和IBM的笔记本、Telepresence 1000、7970系列IP电话,操作系统是MAC OS X和Windows Vista,应用软件是最新的集成微软通信平台和google Earth的Unify Communicator,并且在演示中使用了Nokia E系列的手机。

cisco unify mobile communicator 

我对于tencent诉soff的结果深感失望

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份文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海民初字第25301号 内容是腾讯诉陈寿福(即soff,珊瑚虫QQ的作者)侵权,并要求赔偿。

赔偿的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我知道对于一个在学校工作的老师被要求50万元赔偿意味着什么。soff固然有可能有侵权的地方(具体事实不了解),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珊瑚虫QQ”至少曾经推动了腾讯制作的IM相关软件在国内的使用率和知名度。而且从判决书上看不出腾讯是否提交了soff利用珊瑚虫QQ进行经营获利等行为的证据。

我个人认为,腾讯这样做事是从一定程度上说也许是维护了自己的“权利”,但是从长远看是非常有损腾讯的企业形象的。作为一名QQ的老用户,我对于出现这样的官司,并且有这样的判决深感失望。

Cisco Announces Agreement to Acquire Reactivity

一早看到的新闻:Cisco Announces Agreement to Acquire Reactivity

节选2段: 

Customers and major software providers are evolving their enterprise software architectures from a client-server paradigm to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In addition, customers are deploying a variety of Web 2.0 capabilities that are collectively transforming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a collection of relatively static web sites to a services rich computing platform. XML- and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based web services are becoming the de facto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standard for this new model of applications. Reactivity’s industry leading XML gateways enable customers to efficiently deploy, secure, and accelerate XML and web services.

The acquisition demonstrates Cisco’s commitment to the expanding Application Networking Services (ANS) Advanced Technology segm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sco’s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SONA) strategy and vision. Cisco ANS provides customers with shared application-aware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of applications delivered from the network platform. Reactivity complements and extends the capability of Cisco’s ANS portfolio for these emerging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

或许是我错了?其实类似Cisco这样的“device vendor”们还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要做什么,只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了解不到而已……Embarassed

以web2.0的角度从7层看2-4层

这几天一直在恶补有关所谓web2.0的资料,长时间关注与OSI模型中的2-4层,忽然有机会去看看关于第7层的问题脑子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

似乎有种趋势,所有的应用都开始利用网络,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利用web来实现用户的协作和交流,不论是内容的聚合还是工作上的共同合作。

类似youtube或者6rooms的视频网站,通过在线的flash播放器向受众提供动态格式的flash视频(FLV),并且提供RSS feed,以便用户/其他的网站 来动态抓取相应的内容。

google等网站推出了在线的电子表格和文档编辑器

Adobe Flex 2 等新式的工具的出现进一步简化了Internet应用的编写。

我忽然感觉到,传统的专注于2-4层的device vendor们(或者按照他们自称的称呼叫做solution provider之类的Innocent)似乎落后了——用怎样的技术才能从众多web流量中区分出来所谓的bussiness critical的流量?

就像我前几天写的,网络应该关注于最终用户的体验,但是在所谓的2-4层的层面上技术上如何发展才能去配合、影响、优化最终用户的体验呢?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应该会有一个贯穿2-7层的表达用户体验的技术标准诞生的。

我相信用户体验将是未来网络技术的关注点

我相信网络在生活中的影子最终将越来越淡化,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喝水一样,虽然没人注意每天喝过几次水.

所谓网络的好坏如何评价最终将改变为用户体验的好坏——即使网络本身各种各样的指标看起来烂到家了.最终用户的体验是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挺好,那么这个网络就是好的网络。同样,即使一个网络一切指标看起来都很好,但是最终用户的体验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那么这样的网络不如没有。

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

今天在youtube上看到了一部讲Cisco IP Communication和Human Network的广告短片。看这个短篇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IPT的解决方案在国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广泛应用。我很清楚在校园网目前要部署IPT相关的解决方案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不论是技术的还是人的问题。但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试图换位思考过,如果作为一家设备或者说方案提供商,应该如何去做。

其实一个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并应用,技术本身的占的因素也许只有30%。一个好的技术如果没有适合使用的场景,也许并不能得到发展。当然,并不总是产业的需求来推动技术发展的,我相信有些情况下技术的诞生也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型,比如曾经的蒸汽机和几年前的互联网泡沫。

留2个短片在最后,或许每个人看过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