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个同事一起去了八达岭滑雪场,这是我第一次去滑雪。在初级道上玩了大约2小时,只有大概3次滑下来的时候没有摔倒,其他的时候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摔了。不过在滑雪场摔倒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尤其对我这样的新手而言。摔在雪上并不疼,空气很好,精神很放松……
下午大家又去了天龙源温泉,这也是我第一次去泡温泉,跑在热水里,晒着冬日暖暖的阳光,整整一年的疲劳感觉都扫除干净了。
晚饭前作了一个全身按摩,放松,整个身子的骨架似乎都被重新组装了一遍,上午滑雪剩下的一点点疲劳也都消失了。
晚饭后看了天龙源温泉的冰上表演,很久都没有看到这样精彩的现场演出了。
整整一天都很高兴,这是我工作之后最放松,最开心的一天。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网络,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
所有由kang发布的文章
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
今天给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们监考,考试秩序很混乱,不少人对于路由器的配置完全不会。我的自信心又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问题,难道必须采用填鸭方式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们学会知识吗?好在一些学生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下午我挑选了10个人自愿参加操作考试,最终来了7个人。他们在完全没有学过的情况下完成了下面的题目(当然,前提是允许讨论和查询资料):
要求一边跑Frame relay并且在上面跑OSPF,另外一边跑PPP,上面跑RIP,要求3台路由器各启用一个loopback接口,在不设置任何静态路由的情况下要求所有的IP地址都可以互相ping通。
其实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很多,只是想看看这些相对优秀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如何,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是不是足够好。后来发现这个题目其实还是考察了很多额外的知识的,比如在Frame relay环境下跑OSPF并不是直接能同,需要在接口模式下写ip ospf network … OSPF和RIP互相重分布的时候并不是只要redistribute就可以,而是还需要改写管理距离。很简单很简单的一个拓扑,看似很简单很简单的一个题目,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的知识需要想到,在实际操作中才会想到……
实验3 配置Cisco对合理丢弃的支持 (CCIE实验14 P180)
实验3 配置Cisco对合理丢弃的支持 (CCIE实验14 P180)
时间:2006年1月5日星期四
时间花费 40分钟
实验设备:2621 3台 其中一台带有2个WIC-1T模块,另外2台各有一个WIC-1T
实验拓扑: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实验操作过程中FR-switch断过一次电,造成被迫重新配置;
2. 配置FR-switch的时候忘记在接口上敲no shut,在配置的时候应该习惯性的敲上;
3. 由于没有标记DLCI,在配置R2上的de-list的时候不知道R2实际的DLCI值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sh frame map看到
存在的问题:
1. 配置de-list并且应用了之后实验得到的结论和书上不一样:书上写的”frame-relay de-list 3 potocol ip gt 512”意思是说大于512字节的IP流量都会被标记;实际实验,使用扩展ping发现ping后面输入的Datagram size数字大于508(等于508不被标记)之后就会被被标记DE位,修改512为500后,发现Datagram size大于496后(等于496不被标记)即会被标记。这中间的4bytes差会是什么?4bytes相当于32bit,会不会是IP地址?
实验2 配置LMI自动检测 (CCIE实验13 P174)
实验2 配置LMI自动检测 (CCIE实验13 P174)
时间:2006年1月3日 星期二
时间花费 0.5小时
实验设备:2621 2台 其中一台带有一个WIC-1T模块,另外一台各有一个WIC-1T
实验拓扑: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自动适应LMI是轮询方式的,并不是能一下就适应对,因此可能会出现等待一阵才能适应对的现象,而且端口可能会出现up/down->up/up->up/down->up/up这样的抖动;
2. 不在接口模式下写frame-relay intf-type dce 帧中继交换机的接口会是up/down状态。
实验2 配置LMI自动检测 实验操作记录下载
2006 Penguin, smashing time!
其实从去年年底就一直在想2006年用什么样的标题好呢?
经过一年的eclosion,2006年到了该展现自己的本领的时候了。尽管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完,很多的资本没有准备好,但是时间不等人……不能再像2005年一样莫名其妙的受着刺激了,2006年将会是大发展的一年。
Happy 2006!
eclosion-> ?
今天新增了一个类别CCIE网络实验。本来想用以前的网络生活,但是写完了之后觉得干嘛不新开辟一个空间来保存自己的实验记录?我打算在这里保存自己所有操作的步骤,包含那些丢人的错误……至少这样在回忆的时候知道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或者容易敲错什么。
实验1 把Cisco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 (CCIE实验12 P164)
实验1 把Cisco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 (CCIE实验12 P164)
时间:2005年12月29日星期四
时间花费 1.5小时
实验设备:2621 3台 其中一台带有2个WIC-1T模块,另外2台各有一个WIC-1T
实验拓扑: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路由器和帧中继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应配置成一样的lmi-type,如果两边不一样,则会出现line-protocol down的现象;(up/down)
2. 帧中继交换机连接的电缆应当是DCE,如果连接错的话,无法建立起来连接。(up/down)
3. 帧中继交换机和路由器相连的接口intf-type应指为DCE,如果指为DTE,则up/down;如果指为NNI,则帧中继交换机的口为up/up,但是所接路由器的口是up/down。
4. sh frame route可以快速察看接口进入和送出的DLCI,以及是否是active
5. sh frame pvc可以看到DLCI USAGE是 SWITCHED(FR-switch上)或者LOCAL(R1/R3)
实验中用到的命令:
1. R1/R3: 在接口模式下en fr
2. R1/R3: frame lmi-type ansi/cisco/q933a
3. FR-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下 frame-relay switching
4. FR-switch: 接口clockrate …
5. FR-switch: frame-relay lmi-type ansi/cisco/q933a 注意保持一致
6. FR-switch: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指定接口为帧中继的DCE
7. FR-switch: frame-relay route 100 int s0/1 101 (s0/0接的是100,要送到s0/1的101)
实验中待解决的问题:
1. 为什么无法在本地ping到自己的接口,比如R1无法ping到192.1.1.1
2. 为什么R1上sh frame map有两条出现:其中第一条是什么意思
R1#sh frame map
Serial0/0 (up): ip 0.0.0.0 dlci 101(0x65,0x1850)
broadcast,
CISCO, status defined, active
Serial0/0 (up): ip 192.1.1.3 dlci 101(0x65,0x1850), dynamic,
broadcast,, status defined, active
把Cisco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 实验记录下载
雾,四处都是雾
早上在chengdu,满城大雾,走在街道上,看不到对面。上学的学生们从雾里面一个一个变出来,路边是墨绿色的竹叶。走在路上就像在梦境中一样,周围很安静,至少我现在回忆不起来任何的声音……
晚上回来,快到beijing的空中,忽然有一片大雾。飞机的翅膀在雾中若隐若现,航行灯的在空中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光线。
整整一天从进入雾中开始,又从大雾中结束。很累,但是又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