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前还是目的在前

昨天和一个兄弟讨论问题,说到了以太网帧头和IP包头的结构。在以太网帧头目的MAC是在相对靠前的位置的,而在IP包头中源IP是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这兄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我给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了个解释:在2层,交换机可以以cut-through方式工作,一旦检测到了目的MAC就可以把整个帧直接转发了,而不必检测后面的内容(尽管现在的交换机一般都是store-forward方式工作的,后面的内容其实现在也都检查,包括最后的FCS交验);在3层,尽管转发时仍然关心目的,但是最终接收端关心的是请求服务的来源。

对于后者的解释我觉得可能并不是很好,确实没有仔细考虑过当时那些制定标准的人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路来考虑的。其实掌握知识本身只是一部分,如果能了解一种思想/思路或许可能更重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