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25岁的自己留下一篇文章

给25岁的自己留下一片文章


“凡是少的,就连他仅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再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是圣经中《马太福音》里的一段话。

人生中的无形门票 文 郑军 《心灵简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科技史专家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总结了科技发展中的一个规律:“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他引用圣经中的寓言,称之为“马太效应”。
  后来,各行各业的人都发现本领域里存在着 “马太效应”,它成为一条普遍规律。比如在笔者所熟悉的文学领域,“著名作家”的新作比“无名作家”的新作更容易出版。然而,一个人成为“著名作家”,肯定是因为他比“无名作家”拥有更多的出版成绩。所以,出版界的“马太效应”便可以归结为:一个作家已经出版的作品越多,发行量越大,他越容易出版新书。
  通常,人们只将“马太效应”视为一种社会偏见。其实,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对于一个行动者来说,一个行动的成功有助于另一个行动的成功。
  比如,只要达到宪法规定的年龄,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能竞选总统。但这不等于在接下来的一届选举中,任何够年纪的美国人都能竞争。实际上,美国总统候选人先要从两大党的内部选出来,而参加党内竞选的人,又必须先有某些政治资源。而为了取得这些政治资源,又必须做一些事情。
  这样,一个环节的成功,使得当事人获得了进入下一个环节的门票。当年,韩国中学生金泳三在宿舍墙壁上贴了“韩国大统领”的标语以铭志。然而,他必须历经几十年,走上每一个阶梯,才能走上总统宝座。这中间,他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梯上跌落,或者止步不前。
  即使我们不拿著名人物来引证,普通人生活中也到处都存在着“马太效应”。你想考大学?你必须先上高中。而能不能上高中恰恰是初中生奋斗的目标。于是,一个初中生成功考上高中,同时意味着他获得了考大学的权利。而他不能升高中,同时意味着他失去了高考的权利。
  所以,你的每一次行动,不仅得到一个具体的成果,还得到了一张无形的门票,参加更高层次的社会竞争。
  如果仅仅有向上的“马太效应”,社会岂非很快就形成极度的不平衡?所以,大家还应该注意它的前半句——“凡是少的,就连他有的也夺过来。”所谓“墙倒众人推”、“祸不单行”,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比如,生了小病的人,如果有钱一定要早医治,没钱就会拖成大病;一个人经商欠了钱,他的生意伙伴便纷纷不再与他来往;一个高官被降了职,他的仕途就一下子变窄了。
  我们每个人从“马太效应”中获得的,只是更高级的门票,并不一定是成功本身。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行差蹈错,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来。马太效应正反两方面的制约,使得人们不断上演着人生的过山车,并且使得整个社会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文章中说到的类似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不仅仅在我的身边,我想在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那么如何打破这样的怪圈呢?在自己的辛勤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的确大多数机会是不公平的,而且就像文章中说的这些机会总是倾向于已经成功的人的——大多数人都在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少有雪中送炭的情景发生。那么对于那些偶尔的因为各种原因抛向我们这些仍然在等待“成功”的非成功人士的时候,打消顾虑,勇敢尝试,本来就什么都没有,还能去损失什么呢?呵呵……

对25岁的生活并不满意:健康75分,凑合,大病没犯,小病基本没有,中病也基本没好;事业一般70分,对于自己的技术上的付出和努力最终倒是得到了回报,惨胜,对于未来发展,似乎还是没有看清想清;感情60分,标准的及格分数,也就是个及格吧,不论怎样至少看清楚自己了,呵呵……;对未来的期望80分,我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比25岁美好。
对于26岁的期望,生活能规律一些,对于未来的认识清晰明确,有份稳定的感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